滨江贯通的背后,不仅有大体量的建设工程,还有精细化的调研项目,细到每一幢厂房、每一根栓船桩、每一棵古树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
黄浦江畔,上海船厂码头的钻焊平台被改造成亲水的露天表演广场。杨树浦水厂外,一座临水望江、似舟似桥的景观栈道凌于水上。家住杨树浦路的老居民惊喜地发现,家门前多了8条由北向南走到滨江的道路。
再过一个月,杨浦滨江南段位于杨浦大桥以西的2.8公里岸线上一个个重要节点将陆续打通。滨江贯通的背后,不仅有大体量的建设工程,还有精细化的调研项目,细到每一幢厂房、每一根栓船桩、每一棵古树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
梳理出未列入文保的历史建筑
从19世纪80年代起,杨浦滨江的工业蓬勃发展,以纺织业为代表的轻工业和市政工业尤为突出。建国以后随着浦东开发、上海全面促进产业转型,这里的厂区关停、建筑荒废、场地空置。今天,黄浦江滨江岸线的开发贯通工程让这一区域的历史价值被重新发掘出来,对区域内工业遗产的更新和再利用也逐渐起步。
杨浦区滨江公司委托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系常青教授带领团队走进杨树浦工业带进行调研,亲身走访每一幢厂房和厂区,对建筑物的年代、用料、功能、层数等物理质量和风貌质量进行评估,通过全方位调查梳理出这一带有价值的建筑物、构筑物和绿化,在现有文保单位基础上列出了一张“附加保护清单”。
位于上海船厂的一幢不起眼的四层抹灰厂房建筑,调研团队经过调查发现是建于1920年的东方纱厂仓库,当时由公和洋行设计,建筑内部为早期的钢筋混凝土无梁楼盖结构体系,是滨江带现存建筑中最早的无梁楼盖仓库,代表了当时的技术发展水平。调研团队建议对其整体保留再利用,并向上海市文物局推荐为文物保护单位或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建于1927年的毛麻仓库、1913年的明华糖厂、1927年的永安机房……就连第一毛条厂和上海船厂周边的几棵古树,其历史价值都被一一挖掘出来列入保护清单。绵延15.5公里的杨浦滨江工业带,这些构筑物和绿化就像遗落在细沙中的珍珠。“我们的工作目标是不放过任何一个构筑物和绿化,对滨江进行全方位的调查梳理,丰富工艺建筑遗产清单,同时解决滨江规划中的建筑、道路和环境问题,提出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功能定位和业态分布构想。”参与调研的专家表示。
而对于老建筑,最好的保护就是再利用。“杨浦滨江旧工业建筑群虽然老旧衰败,但许多具有工业遗产价值的东西都还在,我们要做的不是复原或再现,而是整饬和适应性再生,植入合适的功能或业态。”据悉,目前在酝酿中的上海工业博物馆,就考虑在杨浦滨江的工业建筑群中选址。
站在杨浦滨江示范段的起点,一侧是建于1881年、目前尚在运行的杨树浦水厂,而另一侧是平地而起的“渔人码头”玻璃幕墙办公楼,新与旧在这里并存。
在项目建设之初,杨浦区浦江办和滨江公司就反复到现场进行踏勘。“每一次来到现场,宽阔的码头上工业时代留下的遗迹、被阳光晒得炽热的粗骨料地坪、黄浦江水拍打堤岸的声音和江面上船只低沉的鸣笛,总会让我联想到工业时代繁忙的景象。”
这个拥有众多工业遗存的码头场地让滨江公司的规划师徐进着迷。“我们规划设计所要做的就是从理解和尊重场地历史的角度出发,体现她的历史神韵,让滨江码头文化的活力重现。”
由于设计和施工几乎同时展开,保存场地上的每一处特征物就面临时间压力,有些特征物几乎是在冲击钻拆除的前一刻被抢救下来的。防汛墙是滨江改造中的重要环节,保留原貌还是掩埋于绿坡之下重建?“在我们看来,防汛墙是原有场地遗存的重要特征物,因此一期示范段保留了近300米防汛墙,斑驳的墙面提示着往昔工业码头的记忆。”
参与杨浦滨江设计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章明告诉记者。
和防汛墙一同被保留下来的还有大小不一的钢质栓船桩和混凝土系缆桩。“由于这些遗存物与新增的护栏存在位置上冲突,于是我们针对每个墩座都做了节点设计,使栏杆有意避让栓船桩和系缆墩。”
据滨江公司项目负责人介绍,在船厂地块修复路面的时候,施工人员挖掘出来一个古老的地下建筑坑槽。设计团队马上叫停施工,并组织相关人员和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该坑槽是原上海瑞镕船厂最早的老船排。设计人员和相关文物保护单位马上对改造方案进行了调整,这个记录着时代记忆的古老船排才得以保存下来。
“人们不理解为什么要大费周章地保留这些陈旧的工业遗存。”章明指出,工业遗存是场地中对时间最真实生动的映射,历史不再以纪念碑式的凝固状态呈现,而是作为一个连续且不断叠加的过程。
如今站在老码头上,倚靠着曾经的栓船桩,遥望黄浦江对岸的陆家嘴,比任何符号化的记述方式都更能让人感受到这片土地上原有的百年工业气息。正如卢永毅在《新老之间的都市叙事》中所言:“城市文化只有在这样的时间厚度中,才有可能得以延续。”
趋近居民心理的三道天际线
“2015年夏天,我们顶着烈日曲折地向黄浦江边行走,随处可见厂区高耸的围墙、生锈的金属大门及‘闲人莫入’之类的标牌。”在章明的记忆中,初见这片土地时,空虚凋敝的疲态与往昔不容窥探的禁地感并存。
属于大工业时代的杨浦滨江杨树浦路以南,密集排布着几十家工厂,形成了宽窄不一的条带状独立用地,如同一道隔离墙,将城市生活阻挡在黄浦江半公里外的地方,形成临江不见江的状态。如今,从杨浦腹地到滨江地带,混杂着工厂、里弄、老公房、已改造成为创意产业园的厂区和近年新建的高层办公楼和住宅,城市生活空间已开始见缝插针地向江边渗透。
随着滨江贯通,杨浦将从岸线向城市方向由低至高打造三道天际轮廓线:第一道是滨江沿线公共空间,由慢行、骑行、漫步“三条交织活力带”和“原生景观体验带”组成;中间一道是由各厂房建筑构成的一段岸线、一段工业景观的“工业遗存博览带”;再往后是由高层塔楼建筑构成的“未来开发带”。到6月底,杨浦滨江通达性将进一步加强,市民可通过秦皇岛路、上海船厂临时景观便道、怀德路、丹东路、兰州路、德纱路、宽甸路和宁国南路等8条由北向南的道路从杨树浦路走到滨江岸线,真正“还江于民”。
“好的建筑设计一定是与大地融为一体的,只有当这些融入环境的建筑为城市居住者所认可和喜爱,变成了心理上的城市意象,城市的天际线就如同人的心理地平线一般了。”常青指出,杨浦滨江由岸线向城市方向的三道天际线能最大限度靠近人的心理地平线。
漫步杨浦滨江,各种植物的配置按照空间序列递进变化,将随着四季景色变换。码头区上的亲水乔木乌桕,到了秋季就变成一片殷红;临江眺望的步道旁种满东京樱花,春日可观满江樱花,夏日又可遮阴坐憩;慢跑道两旁种植高大榉树,秋天榉树变成金黄色;雨水花园种植水生乔木,形成密集的池杉林。各种观赏草的搭配也同后工业景观的粗犷气质相吻合,随处可见高高的芒草、狼尾草、矮蒲苇、银石桑等。经常有居民不解:为何杨浦滨江的绿化不采用常绿植物,而是一片金黄?章明说:“因为‘天苍苍野茫茫’才是工业区最原生态的景致啊。”
-《上观网》-2017-5-15